2月 2020 | 文章 |

2019即将翻篇。作为一名商业领袖,我认为回顾过去的主要发展和经验教训会对未来有所裨益。然而,本次的回顾不得不花稍久一点的时间,因为2019的逝去意味着过去十年画上了句号,而这十年里出现的令人惊叹的技术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时光倒流至十年前即2010年,我们第一次将目光投向iPad,彼时的制造商们正在为初代非传统笔记本电脑竞争;诺基亚和黑莓仍然是行业领军者;三星刚刚发布了首款Galaxy S手机,宣告了安卓平台的诞生。

 

作为消费者,我们很难捕捉到世事的瞬息万变。但作为企业领导者,我们必须紧跟技术的发展和趋势,以确保企业不断进步、掌握最新技术创新以迎合客户不断变化的期望。

 

我认为,在新的十年到来之际,以下三大趋势将对企业领导者而言至关重要:

 

趋势一:驯服数据这头“猛兽”

 

尽管有些人可能会争论说,近年来围绕“大数据作为技术趋势”的讨论已势头渐弱,但企业机构已经意识到其潜力,并正在对数据解决方案和产品进行大量投资。根据《IDC半年度大数据和分析支出指南》,金融行业是大数据和商业分析解决方案的主要投资行业之一。金融行业产生的数据量(包括信用卡交易、ATM取款、信用评分)将会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

 

能否擅加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商业决策制定以及能否有效处理这些数据对于保持未来竞争力至关重要。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将看到金融机构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用以开发合适的数据策略,其中包括三个要素:1. 开发合适的分析方法将有助于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数据进行分类;2. 开发合适的建模技术;3. 利用部署平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可用性测试。

 

可预见的商业利益促使许多企业购买了大数据存储库,却发现依然无法洞察这些信息蕴含的价值。在2020年,我们将看到一个自上而下的指令,它会打破数据僵局并发展出一套统一战略,帮助企业机构借助高级方法论、业务流程和建模技术更好利用海量信息。

 

趋势二:对隐私的忧虑更胜以往

 

尽管大数据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过去十年中,隐私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很遗憾地看到,有关数据泄露、政府监管和企业行为不当的新闻接二连三被曝出,使得消费者对当前的数据处理方式失去了信心。在未来几年内,企业需要在最大化利用好消费者数据与避免干扰客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

 

不管数据处理不当是归咎于技术、情感、诉讼还是法规发生纰漏,其后果都相同:消费者将不信任那些在数据收集和存储方面不透明的企业。尽管他们会对企业因获取其个人信息而提供的价值表示感激,但这不会取代消费者对隐私的重视。最终,如果消费者感到无法掌控其自身信息,他们将不会与企业或商家再进行任何交易。

 

不过,世界各地对数据隐私的定义可能不尽相同。有鉴于亚太地区的多样性,该地区监管格局的演变将尤为有趣。以传统金融行业为例,更严格的法规是否会使十亿无银行账户人群受益?答案也许是不会。如果金融机构无法使用个人数据以接触到这些消费者,这一客群将如何受到传统金融体系的覆盖?简而言之,诸如《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这样的监管框架只会阻止某些市场的金融普惠。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需要取得两者的平衡并搭建监管框架,使社会经济群体中的所有消费者受益。

 

趋势三:金融科技企业 VS 传统金融机构

 

在过去十年的后半段,金融科技的到来催生出大量初创企业。许多金融机构一直以来抱持抵制心态,视金融科技企业为不受欢迎的破坏者,甚至是生存威胁。但如今,大多数公司已经意识到,通过共同努力,双方最终将受益并交付满足消费者所需的解决方案,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协作。

 

2020-2029年,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将积极推动双方合作使之迈向新高度。但如何证明提案的价值主张、如何克服企业机构的限制,这些重大挑战依然存在。为了加强合作,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需要更加豁达开放、海纳百川,以促进而不是阻碍创新和转型。具体如何做还有待双方进一步探讨。最后,所有的一切都与消费者息息相关。当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展开协作,消费者将是赢家。

 

Ben Elliott
益博睿亚太区CEO